文、圖:Cheric K.
伊朗距香港六千多公里,相比杜拜或土耳其更近,但香港人對伊朗卻很陌生,印象中也許只有邪惡軸心四隻字言而,但實際上去過的人都不會有此感覺,因為當地治安比歐洲任何城市更安全,當地人純真熱情樂於助人,建築設計亦完美保留波斯特式。而我本身只為當地拍一輯絕美風景照,卻也被當地人所感動,在香港交友方式或許只在臉書上,但在伊朗交朋友卻獲邀請在他們的家作客食飯。

伊朗女生的頭巾
現今社會上頭巾的作用只有裝飾,但作為伊朗女性,頭巾卻是一種束縛。曾經和伊朗女生交談中亦提及她語帶憤慨的說道,“I don’t understand the reason of wearing this especially in summer!” 如果能給伊朗女性選擇,她們最想脫下的就是頭巾。伊朗女性由15歲開始便要戴上頭巾直至終老,整個人生不單要忍受40度高溫下還用薄布包著全身,更因為頭巾就是代表著無上的父權主義,一但女生被人舉報沒戴上頭巾,第一次要去差館罰抄,第二次就要坐監了。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選擇,你選擇了甚麼,就成就了一個怎麼樣的人。而本應該是對自己負責的人生,對於伊朗女生卻毫無選擇,你還敢說戴頭巾是小事一樁嗎?於伊朗女生頭巾的背後,是為自己的自由與自主權利的象徵。


難忘的設拉子粉紅清真寺
位於伊朗南部的設拉子,令人難忘的“納西爾·穆克清真寺”,它建於1876年至1888年間,是卡扎爾王朝時期的建築,其美麗的外觀、內部裝飾、圓柱、天花板和彩色玻璃作品令人嘆為觀止。於早上9時許,當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照射進去時,給清真寺內部打上一層迷人的光暈。而清真寺的外牆室內則大量採用粉紅色的瓷磚,而且部份瓷磚顯示出異常深深的藍色,非常精緻。由於清真寺內的裝橫由偏粉紅的磚牆而建成,加上陽光穿過彩色的玻璃而呈現了粉紅色,所以被人們稱作粉紅清真寺。


